气候大讲堂No.16|何建坤详解中国碳中和路径
气候变化大讲堂第16讲
北京时间10月27日晚,第16期气候变化大讲堂面向全球同步直播。
本期大讲堂由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主讲。清华气候院常务副院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李政教授担任主持。截至28日,本期的全球点击量超过12万人次。
图|李政教授主持大讲堂
何建坤教授围绕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深入分享了其系统思考和最新洞见。
图|何建坤教授主讲大讲堂
何建坤指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中国气候目标和行动的讲话,展示了中国疫情后坚持绿色复苏、低碳转型的方向,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放在经济复苏等各项工作当中,展现了未来实现《巴黎协定》全球目标下的中国雄心和中国行动,提振了各国疫情后坚持绿色复苏的政治导向和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何建坤详尽阐释了两个奋斗阶段,结合欧盟提出的《绿色新政》的启示,指出中国通过低碳发展战略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协同共赢的多方部署和行动,并强调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战略作用。
何建坤介绍了清华气候院牵头组织十几家主流研究单位开展的2050年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的情况和成果,通过阐释该项目对未来低碳发展所设计的四种情景,论证了通过2050年二氧化碳实现净零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实现深度减排作的目标来倒逼经济、能源转型的路径,并指出了非二氧化碳在未来实现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的潜力、效果和难点。
何建坤教授对未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进行了预测,指出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必须大幅降低GDP的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的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增大电力在终端能源需求部门对化石能源直接消费的替代,并对“十四五”和“十五五”规划提出政策建议。
何建坤强调发展各类型的新技术的重要性,指出通过革命性的改变来减少工业难减排部门的剩余排放,加大CCS和森林碳汇的力度、发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作用等。
何建坤强调,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科技创新的支撑的重要性,指出要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要用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和电气化的应用来推进低碳化的进程,要发展革命性的深度脱碳技术,比如氢能、储能、智能电网、零碳炼钢、零碳化工、CCS和二氧化碳的直接消除技术等等,还要推进碳市场建设等未来碳价机制的发展等。
最后何建坤教授强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紧迫威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要有大国的担当。他呼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加强国际合作,呼吁各国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合作的进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图|何建坤教授现场回答观众问题
大讲堂举办期间,来自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杜伦大学等海内外高校,世界能源署、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气象局、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中科院等全球在线观众通过留言表达了对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的共同关注。何建坤教授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与全球在线观众进行了互动。
本场大讲堂由清华气候院联合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共同举办,是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碳中和之路”系列讲座首讲,也是清华气候院推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合作平台(C+NbS)”十月工作坊。
ABOUT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Pathway to Net-Zero"系列讲座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由清华大学在2019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牵头发起,并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联盟成员遍布六大洲,目前由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南非、印度、巴西、日本、澳大利亚九个国家的14所世界一流大学组成。联盟围绕联合研究、学生活动、人才培养、绿色校园、公众参与等开展工作,具体包括在气候相关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开展双边和多边联合研究,推动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实施,开展联合教育项目和气候相关课程系统建设,促进全球青年学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多元利益相关方合作提升公众意识、动员更多气候行动等。
9月,联盟举行学术会议并发表“零排放的途径”的重要声明,呼吁各国加快行动,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了发挥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力,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联盟推出“Pathway to Net-Zero”系列讲座,并将本期大讲堂作为该系列讲座首讲。
ABOUT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合作平台
2019年9月,联合国纽约气候行动峰会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确定为九大行动领域之一,邀请中国和新西兰联合牵头推进。清华气候院代表团在峰会现场学习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推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国内外关于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系统研究还比较欠缺,国内也没有相关平台类组织把各方的力量聚合起来。为此,清华气候院迅速协调并统筹搭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合作平台,由解振华院长担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通过组织月度工作坊、开展联合研究和提供系统培训,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这一国际新理念在国内的探索,聚众力集成创新,力争为国际进程贡献中国方案与智慧。
特别鸣谢
气候大讲堂回顾
首讲| 解振华对话美国前气候特使斯特恩No.2|大卫·艾顿: 全球能源转型的技术讯号No.3| 莫利瓦:通往2020: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及多边主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No.4| 尼古拉斯·斯特恩:加速气候行动 探索包容性增长No.5|凯瑟琳·麦肯娜:青年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No.6|卡涅特:欧盟坚决落实《巴黎协定》No.7|阿米纳:世界需要更具雄心的气候行动No.8|倪西蔓:力拓要做低碳未来领跑者No.9|戴思攀:展望世界能源转型未来No.10|解振华院长主讲气候第一课No.11|舒尔策分享德国气候新政No.12| 英格·安德森:绿色就是进步No.13|何建坤: 展望气候治理新形势
No.14|李政: “庖丁解牛”话转型No.15|图比亚娜:中欧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点击查看👆
关于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2017年10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因多年来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方面的贡献,获吕志和持续发展奖。解振华将全部奖金2000万港币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专项基金。在邱勇校长倡议下,于2017年12月成立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解振华担任院长,校长邱勇任理事长。
清华气候院的愿景是打造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和政策交流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慧和方案。气候院的工作内容包括对话与交流、战略研究、教育与培训三个方面,已经成功打造“气候变化大讲堂”、“巴黎协定之友”等品牌旗舰项目,开展了2050低碳转型、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等战略研究项目,并组织了多期南南气候合作培训班。经过两年多的成长,形成了国际品牌影响力、国内外资源整合能力和专业研究实力三大优势,成长为领域内知名智库。
气候征程 携手共进
邮箱 : iccsd@tsinghua.edu.cn
网址:iccsd.tsinghua.edu.cn